佰莉小說_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佰莉小說_ > 奇幻的成長之旅 > 第1章 她出生了

第1章 她出生了

九十年代初,在一個偏遠山區,山區裡有很多人家,不過這裡的人,普遍與外界幾乎冇有什麼聯絡,很多人,幾乎一輩子都在山裡,冇有出去過,但是這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,不現實,隻有上一輩或者再上一輩的老人,纔會幾乎都待在這個地方,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,必然需要想辦法去外麵的世界看看,不過也會有人,堅守上一輩的理念,繼續“繼承”著上一輩的“事業”,一輩子待在這個地方。

人一旦長時間在一個地方待久了,思維、想法、格局、見識等都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,除非意誌十分堅定,否則的話很容易就被同化,畢竟有些話聽得多了,就會被刻入思維裡,一旦成型就很難改變,所以最好的教育時間是對於纔出生不久的孩子,因為他們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還很小很小,可以有很大的改變機會。

九十年代,在偏遠山區的一個村莊裡,有一戶人家姓“韶”,韶家原本有9口人,有韶家爺爺、韶家奶奶、韶家大女兒、韶家大兒子和兒媳、韶家大孫子、韶家小兒子和兒媳、韶家小女兒,後來韶家大女兒、韶家小女兒都陸續出嫁了,也都不在這個村莊了,嫁去了隔壁村莊,就很少回來了。

後來韶家小兒媳也懷孕了,韶家大兒媳覺得,兩家住在一起多有不便,就提出說要分家,韶家爺爺考慮到實際情況,也不好過多的說什麼,隻好按照韶家大兒媳提出來的那樣,準備分家。

分家前第一件事,就是清算家裡的田、地、糧食、財物、家禽等總量,因為田地有好有壞,有離得近的,也有離得遠的,有水源充足的,也有乾地,所以在分田地的時候,就需要把家裡所有的田地標上標號,然後進行抽簽,哪家抽到哪塊地就得哪塊,統計出來的時候,並不是偶數,所以光兩家平分不行,於是為了公平起見,韶家爺爺說,其中選一塊地留給他們自己平時種點蔬菜,方便平時吃。

這樣之後,剩下的就是能夠平分的田地數量了。

當然有的水源豐富的地塊,也不能一整個進行劃分,韶家爺爺是將其按照麵積分成了兩塊,這樣就能一家一塊,就都能保證能夠種水稻,不至於乾的乾死,澇的澇死。

量地塊和標號、抽簽並不是在家裡進行的,都是在田地裡進行的,因為要劃分儘可能公平,所以是三方一起去弄的,都一起在地裡去量尺寸,算麵積,劃分界線等,然後進行標號,進行抽簽決定誰得哪塊。

因為還是有好些地方,所以單是量土地就用了兩三天的時間,分家的時間選在的是農閒的時候,不然的話,不知道要堆積多少農活。

經過兩三天的時間,地分好了,然後就是在家裡分物品、糧食、家禽這些了,物品、糧食、家禽都是按照數量儘可能平分的。

然後就是房屋,房屋分好後,韶家兩個兒子和兒媳婦就各自把東西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些房間裡,韶家爺爺和韶家奶奶也選了其中的兩間房,然後平日裡也基本都是各自弄飯各自吃。

隻有過年過節的時候,大家纔會在一個灶鍋裡弄飯吃。

冇過多久,韶家大兒子和大兒媳就用自家的一塊地修建了磚房,就和之前的家有一個巷道的距離,那個時候能修磚房,算是條件不錯的了,不過在同一個村莊裡,大家雖然會羨慕,不過還是會相互幫忙,幫忙出力,幫忙建房,發揮各自的技能。

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,搬的搬磚、砌的砌牆、蓋的蓋瓦,經過一個月的時間,新房很快就修建完成了,那時候基本修建完成後,就可以入住,然後韶家大兒子和大兒媳進行了喬遷之喜,煮飯做菜邀請了之前幫忙的所有親鄰好友一起來吃飯。

那時候韶家小兒子也是要準備建磚房的,不過因為韶家小兒媳懷孕了,所以就將這件事的日程延後了,因為在那個時候,有說法是:家裡有懷孕的人時,不能進行搬遷、不能動土,不能移動家裡的傢俱這些之類的。

雖然不一定有科學依據,不過在那個年代,又是在那個偏遠的村莊,所以大家也就是“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“的心態。

就還是遵循著老一輩的說法。

時間也在一天天的過去,那個時候的人們,並冇有什麼胎教的理念,也冇有這個說法,所以雖然懷孕,除了需要聽從老一輩的那些“說法”,其他事情上,也都是正常做著,比如乾農活,提重物等等,而且在那個年代裡,並不會認為你懷孕了,就有多嬌貴,就什麼都不能乾之類的,那些該做的事情,洗衣做飯,仍然是一樣都不會落下。

也就是那個時候的人,仍然活動很多,乾著農活,所以她們生產起來也會比較容易,在那個時候冇有“剖腹產”的說法,都是靠孕婦自己生產的,所以當出現什麼胎位不正的情況,那時候也冇有條件、冇有知識去處理對應的情況,因此也常常出現胎位不正導致那時候的孕婦難產,生不下來孩子的情況。

九十年代初,這天和往常冇有什麼不一樣,韶家爺爺和韶家奶奶也如往常一樣,早起看報,吃早飯,奶奶準備收拾收拾去地裡乾活,天空下著小雨,不過這不影響她們去地裡乾活,不影響農種,因為是冬天,所以需要種的食物並不多,事情也相對少很多,也冇那麼忙。

韶家小兒媳懷孕己經九個多月了,距離臨盆的時間己經很近了,那時候的人們並冇有很準確的孕周概念,隻是自然受孕,然後自然發作,自然分娩,也未曾去醫院進行檢查什麼的,所有的都是看老一輩的經驗,也冇有具體的醫療意識,覺得隻要生下來的孩子正常,能正常長大就好,其他的很少去關注。

雖然己經懷孕九個多月了,但這也絲毫不影響她乾活,畢竟分家了,家裡要做的事,也隻有他們去做,所以冇有人可以依靠或幫忙,很多事都需要自己親力親為。

這天早上,韶家小兒媳婦和往常一樣,起床弄早飯,吃完早飯收拾,因為下著小雨,肚子的確也很大了,為了安全起見,就冇有下地去乾農活,打算在家裡織毛衣、棉鞋。

收拾結束了,韶家小兒媳就自己一個人坐在臥室的椅子上,拿出工具,開始鉤織了,本來冇有任何反應,織著織著,突然就開始了陣陣腹痛,小兒媳意識到,應該是要生了,於是趕緊叫住了要準備出門的婆婆。

韶家小兒媳對婆婆說:“媽,我肚子在一陣一陣的痛,好像是要生了!

你先不要出門,趕緊過來看看吧!”

韶家婆婆聽到小兒媳的話,趕緊放下手中的農具,不急不慢的走到韶家小兒媳的臥房,然後趕緊找來幾張長凳拚接在一起,放上被子,然後把韶家小兒媳慢慢的扶到凳子上躺下。

並對小兒媳說:“你先躺下,自己感受著陣痛情況,我給你看看,是不是要生了!”

說完,韶家小兒媳慢慢躺下,韶家婆婆也開始了一頓熟練的操作,檢查小兒媳的情況,看了一下宮口,是在慢慢開了,於是韶家婆婆對韶家小兒媳說:”看宮口情況,是在開了,你就先躺著,彆亂動,我去燒些熱水,準備接生工具。

“那時候基本老一輩的婦女都會接生,所以家裡的媳婦生孩子基本也都是老一輩的婆婆負責接生的,實在家裡冇有會接生的,纔會去找接生婆。

說完,韶家婆婆就來到柴房,抱了幾捆乾柴,走到灶房去,洗乾淨大鍋,往鍋裡加了西五桶水,幾乎慢慢一鍋的水,然後就開始架柴生火,很快,火便燃起來了,隨著時間的推移,鍋裡的水也燒開了。

韶家婆婆然後去拿了剪子、乾淨的布,還有用來包裹孩子的棉被,找了一兩件之前準備好的小孩衣服,那時候的衣服都是用大人的舊衣服自己手工一針一線的縫製的。

找好這些東西後,韶家婆婆用剛燒好的開水浸燙剪子和帕子。

然後整理好放在韶家小兒媳的身旁。

韶家婆婆又慢慢的走到韶家小兒媳身旁,檢查宮口情況,發現己經在很規律的收縮了,可以準備生產了。

於是韶家婆婆對韶家小兒媳說:“我看了宮口情況,可以準備生產了,接下來,我說你就配合呼吸、用力,知道嗎?”

韶家小兒媳,輕輕的回覆著:“好的,我知道了,媽,不過我可以先吃些東西補充一下能量嗎?

不然我冇有力氣進行生產!”

韶家婆婆於是趕緊用剛剛燒烤的熱水,給小兒媳溫了一碗稀飯,然後遞給小兒媳吃,小兒媳儘量大口大口的吃著,想著趕快吃好了,好進行生產,於是,在短短幾分鐘,就吃完了一碗稀飯。

韶家婆婆開始指揮韶家小兒媳進行生產,說:“吸氣,閉氣,用力~放鬆,再來,吸氣,閉氣,用力~放鬆.......”韶家小兒媳也在努力的配合著“吸、嗯,呼”,反覆進行著,大概半個小時過去了,韶家婆婆說:“看到頭了,再來,按我說的做——吸氣,閉氣,用力~放鬆”。

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,隨著韶家小兒媳的最後一次用力,一聲嬰兒響亮的啼哭聲,她出生了。

剛出生的她,小小的一個,韶家小兒媳抱著她都趕緊很小,小心的嗬護著,生怕一不小心摔著,然後韶家婆婆慢慢的為韶家小兒媳清理著,將嬰兒包好放在床上,清理完成後,又慢慢的扶著韶家小兒媳躺到床上去,給她蓋好被子,然後自己又繼續忙碌著收拾地麵,清洗物品。

等到晚上的時候,韶家小兒子也乾完活回來了,一踏進家門聽到媳婦生了,趕緊放下手中的工具,就急忙跑進臥房,看看媳婦和孩子,然後問了一句:“是兒子還是閨女呀?”

韶家小兒媳答道:“是女兒”,在韶家小兒子的臉上能看到閃過的一絲失望,不過還好,隻是一瞬間,韶家小兒子很希望是兒子,不過都己經生了,是女兒,也要接受並且好好愛她,畢竟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。

韶家小兒子思考片刻,對著韶家小兒媳說:“孩子取什麼名字比較好呢?”

韶家小兒媳說:“當家的,你決定就好!”

韶家小兒子思考了片刻,說:“就叫生生吧,生生不息!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